三、 学会感恩 让孩子从食物种植和养殖中接受“食育”,感恩大自然,这一招太厉害了,让孩子在接触大自然中,了解到水稻、蔬菜、水果等,如何从种子下土育种到开花、结果,采收;家禽、家畜如何从生命孕育到成长,其实就是“从农田到餐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让孩子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真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啊!说教不如行动,“从娃娃抓起。”我们的年轻父母只知道让孩子背诵诗词外语学乐器学音乐学跳舞等特长从娃娃抓起。国家领导人也说“电脑要从娃娃抓起”,“足球要从娃娃抓起”。可是,就没有人说“食育从娃娃抓起呢”?!孩子了解到大自然馈赠的食物、接触大自然,培养孩子从小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热爱生命,对生命敬畏的习惯养成,在成人之后感恩大自然,维护生态平衡的观念自然养成。 农民种植庄稼,让孩子知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考察食材集散地,运输物流中辛苦的搬运人员,熬更守夜长途运送食材的司机师傅,农贸市场、商场销售的大姐大妈大叔大哥;母亲和长辈为孩子烹调制作过程中付出的辛劳、家庭美味食物留下了家的味道,妈妈的饭菜,一辈子刻骨铭心,难以忘怀……这一切都要感恩农人,感恩于各项各业的长辈付出。 四、 习惯养成 加强动手能力的培养,民族自尊自爱的养成,让孩子从小学习一些烹调技能,对有烹饪爱好的孩子给予鼓励,激励这些孩子成为大厨,而不像国内不少家庭的家长形成了“这个娃娃读书不行,以后让他去学厨子算球了”,以致成为社会舆论,读书不行的就去学厨师。“君子远庖厨”的错误理解,让后人继续保持对社会职业卑贱与高贵的固有观念,人分为三六九的等级观念无处不在。反观文明社会却没有这样那样的等级观念。再看看当今一些著名的中国厨师,有的就是从小喜欢烹调,自诩“我为川菜而生”,从小喜欢做饭做菜,一生执着于烹饪事业,成为著名的烹饪大师,行业中例子比比皆是。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日本的小学生都要参与每天营养餐的发放和餐具的收拾清洁的任务,这与国内诸多学校对小学生动手能力的忽视,生活老师为孩子包办吃饭的所有,形成鲜明对比。 日本食育还将自己的饮食文化作为载体,让孩子处处感受到自己民族的伟大。让孩子从小习惯寿司、生鱼片、天福乐、酱汤、纳豆等。让孩子自豪于本民族的料理,从小就形成了自己国家的食物比外来的更为优越从心底升腾,吃的能力培养,可以让身心健康,理解饮食的重要和快乐,能够选择和烹饪饮食,然后有想一起吃饭的人,理解日本的饮食文化并且加以传播和推广。加强了民族自尊和对自己民族的文化热爱。 五、欲说还休 当时,捋顺了自己认可的思路并将其整理成课件,在不同学习对象中,将食育的观点纳入到教学计划中。说到这里,从心里感谢当时给予了我非常宽松的编写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的自主权的单位。无论是营养师培训学校、四川烹饪专科学校(现四川旅游学院)还是退休后应聘到四川标榜国际职业学院的健康管理专业中,我都将“食育”观点至少一节课时,作为教学必授之内容。 让人欣慰的是,目前成都不低于二十所全日制学校已经在劳动教育上做出了自己的探索,形成了独具特色劳动课程体系,其中烹调课、种植课占了一定比例。更让人欣慰的是还有更高层次的人文历史课,比如成都实外(东区)为初三毕业生中,设计了“走进成都”其分课题之一是‘走进川菜’,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调研,做出科研考察报告和论文。该项目的总负责人和策划者张晓霞教授校认为,孩子在今后一生以及海内外的交流中,不知道自己家乡的特色,不知道自己家乡的历史,是学校教育上的遗憾,张晓霞教授邀请笔者于2021、2022参与设计方案,其中有川菜的历史、郫县豆瓣酱从辣椒种植到发酵产品的出厂与在川菜中的运用,有烹饪大师进行传统川菜和创新川菜表演和演讲。张教授要求我在介绍川菜与营养的问题上,一定要将反式脂肪酸让学生了解…… 更让人鼓舞的是,国家教育部在2022年5月,正式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将劳动从原来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完全独立出来,并发布《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从今年9月起,劳动课将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孩子要会煮饭炖汤、种菜养禽、家用器具维护。我认为这些就是食育在一定程度上的具体体现。 受到日本食育观点的启发,笔者的一些思考和做法,现在看来也不算落后,但并不系统。现而今,国内关于食育的论文专著也不少,水平也高。关键问题是从上到下应当“知行合一”,如此,中国的“食育”发展将会更好。 意犹未尽,最后,针对孩子而言,用一句话打总结:“食育”是个筐,啥子都可以往里装!
|